相关资讯

【小成图避坑】通隐象、晓显像、明卦盘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       一、饮水当思源

二、“艺术家”观点“艺术家”的《为什么我们很难超越古人?原因在于古人断卦用“所主”,今人断卦却用“取象”,整个思路背道而驰》和《为什么断卦会感觉卡手?为什么老手能很快对事情定性?继续讲“取象”和“所主”的区别》,写出了易学术数界普遍存在的现象,令我印象深刻。经“艺术家”允许,我从中提取出共性内容,以享众位易友。(一)所主与取象。据“艺术家”考据:古代人写东西(明清人除外),从来不说“取象”,他们说的如游魂卦主行人外出难行等等,强调的是“主”的字眼。“所主”关注的是事情的骨干,是抽象的过程,是未着象的,是没有棱角的。“取象”太具象化,变得有棱有角,不圆润。断卦的核心不是“取象”出具体东西,而是把事情脉络说明白,“取象”是后续酌情添加的。通过“所主”明白事情的前后逻辑后,再加“类象”,效果远好于先取“类象”后穿插逻辑。因此,占断时“所主”比“取象”更出断语。(二)断卦。断卦是辅助决策,先定性看大方向最重要,支离破碎的象没有实际意义。先看“所主”,才有稳定度,先把卦断的靠谱,达到模糊的正确,若条件允许,再通过“取象”追求神断。按照“所主”方法来断卦,大方向一定是对的,仅以“取象”断卦,会陷入“取象”的泥沼里无法自拔,占断应追求“模糊的正确”,避免“精确的错误”。“取象”恰恰说明卦师是被动一方,被卦神所支配,若是用“所主”,则卦师处于主动位置。断卦用“下”断语而不是“上”断语,其神已明:水流趋下,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,即卦师在上,卦象在下,断语即水,自上而下,锁定范围,乃断卦之道。三、恩师指点能成为授业恩师,必然是自己先有一缸水,然后才能给徒弟倒出一杯水。了了几句,说透问题。无论“取象”还是“所主”,本质是万法唯识,万法取决于人的认知意识。“所主”无非就是脉络,其实就是定位,通俗讲就是中心思想,在卦上主要是气数、信息和磁场所要传达的目标。“所主”的“主”就是主题,主要的,“所”就是地方、位置、定位。古人思想比较单纯,现代人满脑子妄想。古代事物有限,“取象”容易断准。现在事物繁杂,过去没有的现在也常见。将古人放到现在,也未必能100%断准。四、探古扯今(一)莫要贬古抬今。现代人不要说古人不会行道,相反,古人早已确立大道,只是后人不断走错而又不汲取教训。古人不比现代人笨,品性未必比现代人差,现代人不比古代人聪明,德行也未必比古人高,用礼崩乐坏、落后愚昧形容古人,非常有失公允。现实中古人超越今人的事例比比皆是。作为通天地的工具书,《易经》被称为群经之首,计算机的二进制、量子纠缠等现代科学,无不包含于《易经》之中。(二)莫要痴心神断。现代人总想着断的每个卦都是神断,有如神助般准确率100%。事实上,真正的断卦高手不会追求每卦准确率100%,而是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。比如在六爻中,正常断卦准确率在85%左右就已是高手。换做古代,也许可以做到准确率90%以上甚至更高,但是放到现代,人心浮躁,贪念无度,恨不得宇宙都是他的,心思没有古人纯粹、至诚,卦神凭什么一直助你?!莫要痴心妄想。(三)中医角度看所主取象。针刺是中医治病的经典之法,但是在针刺之前要先“六经辩证”,然后“循经取穴”找准位置才能下针。“经”即“经络”,相当于人体的铁路,“穴”即“穴位”,相当于铁路上的“站”,这些“站”是确保铁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点位。同理,扎对穴位才能治好病,很多穴位还是“大站”,多条线路交汇。其实,“经络”和“铁路”就相当于“所主”,“穴位”和“站点”就相当于“取象”,只有先找对“路”,才能找准“点”,最后才能解决“病灶”,否则盲人摸象,一顿乱猜“取象”,实在是难上加难。自古医易一家,古人诚不欺我。(四)与时俱进的所主取象。过去,“所主”无“本象”,比较宽泛,表示一种职责,就像工作中的上下条线,只有这条线的上下级部门才与你有关。“取象”有“本象”,非常具体,表示一种具体事务,就像工作中的左右块块,与你平级的数十个部门都跟你有业务往来,是并列关系。现在,正确的“所主”是把单个字符匹配一类事物,犹如在高速公路单向行车,必要时在高速互通处换路,大幅缩小范围。常见的“取象”逻辑是把单个字符扩展成万种象,犹如在浩瀚海洋广撒网,然后再大海捞针,希望自然渺茫。然而,事务总是向前发展的,过于粗放的“所主”放到现在也会有摸不着边的感觉,现在“所主”的范围应该也是适当扩大的,“取象”就更是无边际了。(五)所主取象与主客尊卑。古人之所以用“所主”的方法去思考事情,实际上是他们对“主客”观念的重视,他们断卦讲“主客”。如果一个卦“主客颠倒,尊卑逆乱”,一般都是凶卦。那么,古人为什么重视“主客”?因为“在其位,谋其政”,无论主观还是客观,都必须与身份和地位相符。“位”有大小,“政”有详略,而“所主”就是“主官”,“主官”即“大”,确保终点正确,中间无论如何变化,奔向目标的意念始终唯一,体现方向性,即“略”;“取象”就是“主管”,“主管”即“小”,把握具体事物,过程的每一步都精准,体现准确性,即“详”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通过小成图的主卦之卦就能断吉凶,大局已定,这就是“主官”,细节推宫就是“主管”。但是,在极少数情况下,主卦之卦无法断吉凶,就需要通过细节推宫,综合判断定吉凶,此时“主官”与“主管”位置互换,但目的仍是“准确断卦”。正如霍斐然老先生在《周易说卦正解》中指出的,“本卦之卦又可互为主客,参伍错综,通变发挥,加以刚柔相推,更是变化无穷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”。“为官一任”,“主官”方向不错,“主管”执行到位,表现出职能职位和空间时间相匹配,自然“造福一方”,用在小成图方面,也是如此道理。(六)小成图的玄妙。无论“所主取象”还是“主客”,都对小成图推宫断卦起决定作用。现在的“所主”过去能所主,现在必然扩大,过去能取的象,现在只会更多,数不胜数。因此,霍斐然老先生在《周易正解——小成图预测讲义》中写有,“可按六书之法以类象,即象形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、谐声、指事等法以取象,有《周易说卦》中万物类象为范本作指导,'不可为典要,唯变所适’也”,此为精要,说的最明白,六书之法即取象之法。(七)六书之法取象。六书之法并不神秘,我们在初高中语文课中学过,即六种造字之法——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“六书”最早见于《周礼·地官》,但没有“六书”的详细名称和解释。东汉许慎受西汉刘歆《七略》的启示,整理编成《说文解字》,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字典。语言文字是“六书之法”的结晶,人人时时刻刻都在使用。六书之法用到取象上即“六书之法取象”。1. 象形就是描画事物形状,图形符号像某事物,如日、月、水、火、牛、目、人、壶等。《系辞传》曰:是故,易者,象也;象也者,像也;象与像,在过去有些地方通用,“卦以象告”,即八卦符号像什么,用八卦符号描述世界,推演事物。2.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,如上、下、本、末、刃、亦等。指事取象就是一卦的形体、性情、功用、时位等取象,说明浅显层次的抽象意义,如兑为刀,兑上缺,颠倒过来就是巽,巽下断,刀口从上缺变为下断,刀口向下,伤人之象。3. 会意就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,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,如从、众、采、牧、苗等。会意取象就是一卦形体、性情、功用、时位等取象,说明深层次的引申意义,如巽为绳直,为工,引申为法律,取其绳墨之义。用象形、指事、会意三种方法造出的字都是纯表意字,形声字就是在这三种方法基础上产生的。4. 形声由“形”和“声”组成,“形”指形符,表字的意义类属,“声”指声符,表字的读音,由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,如竽、河、功、斧、圆、问等,形声是构成汉字的最主要方法。5. 转注和假借,一般是看成“用字”的方法,而不是造字的方法,但这也体现了小成图“用图用符用象”说话特点。 转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,具有同样的形符,它们的意义可以互相注释,如“老”和“丂(kao,三声)”分化出“考”,“从老部,丂声”。转注取象就是取类时位,辗转相注,即河图与洛书、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,同宫之卦,相互取象、相互印证。转注取象可以解释很多我们通常不理解的取象。假借是因为语言中有了某词,但还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,就在通行字中找出一个同音字来代替,如“西”本是会意字,表鸟在巢上之意,后借来表示方向,“西”的本意被新造形声字“棲”代替。假借取象离不开形声,就是假其声、借其形,以衍其象。易本无此象,假以形声为象。(八)所主取象主客的实质。前面,我们通俗讲解了“所主”“取象”“主客”等内容,事实上,它们背后隐藏的实质是“隐象”和“显像”的关系。“象”代表抽象,“像”代表形象。“隐象”和“显像”的关系就如同“手影”。请想象如下场景:在一个晴好的初春下午,你坐在农家小院的躺椅上,闲来无事想起小时候玩的手影游戏,于是你忍不住伸出双手,变化组合出各种姿态,鸡鸭鹅狗猫等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脚下。请问:通过“影子”能否知道它的“本体”是什么?答案是不一定。手影游戏简单,自然能够猜到,若影子换做是长方形,本体则未必是长方体,还可以是椎体,因为光线照射本体展现的不是三维全貌,而是二维影像,且照射方向不同,影子也不同。因此,从“影子”倒推“本体”很难,而由“本体”顺推“影子”就易如反掌,继而,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光源”即是“卦神”,够不到;“光线”即是思维,抓得住;“本体”即是“隐象”,猜不着;“影子”即是“显像”,看得见;“影子载体”即是卦盘(主卦之卦、天地盘),全明了。同时,这也说明,按照先“通隐象”,后“晓显像”,再“明卦盘”的顺序,断卦就比较顺当。“通”为联通、精通,因为事实上,一开始“本体”我们猜不到,猜不到就难免陷入思维想象中,此时属于抽象的过程,因此要联通抽象、精通抽象;“晓”为知晓、明白之意,当猜到“隐象”,自然也就知道“显像”;“明”为一目了然之意,最终一眼定乾坤。五、顺带提示《说文解字》的字体是以秦汉通行的篆书(小篆)为主体的,一般想学习的人还需借助专门为查阅《说文解字》而编著的工具书才能使用。而由陆尔奎、方毅等人编著的《辞源》则是一部为阅读与研究一般古籍服务的大型古汉语工具书,一般读者就可使用。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有言:道,可道也,非恒道也。名,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妙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“隐象、显像”何尝不是“玄之又玄”,“卦盘”又何尝不是“众妙之门”。六、综上所述所主取象断卦,主客尊卑定位,隐象显像卦盘,术数皆是小术,稳住一定水准,高手梦想成真。若有机峰乍现,卦神助你神断,切莫贪得无厌,痴迷扬名万里,世间人性难测,唯有勿忘心安。天地人三才者,北斗幽冥尘世,不忘天道先祖,三界五行轮回,若知前生后世,自主人生几回?清明虽过,但我想说:清明节,敬祖宗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中式飞机餐,正在难吃的赛道疯狂卷下限

下一篇:没有了